自從有了寶寶后,老媽也跟著不停上網查看育兒知識,讓我此時才沒有那么大的為難,在這里謝過老媽了。
說起來,婆婆有三個孩子,可是還是較我老媽的經驗差點,看來這個育兒經驗和孩子的多少無關啊,所以我得用心了,不能因為有老人幫忙就自己偷閑了。看著我小侄子那么有靈氣,真是自嘆不如,現在結合老媽的經驗,再加上我幾經周折弄到手的資料,也算是有點心得了。
首先,關于幼兒說話:尤記得小時候有些小孩子說話不清楚,常會嘲笑別人,殊不知我自己確實很晚才會說話的,是不是那個時候有人會想我是個小啞巴呢?那又是為什么說話晚呢?是不是同樣因為口齒不清被嘲笑后不敢再說話了呢?其實初學說話的孩子一般都口齒不清楚,尤其發不了舌尖音,比如把“河流”說成“河!,這非常正常。家長不在意,孩子長大慢慢就好了。這猶如剛學走路總是跌跌撞撞的,無須對孩子進行糾正,不然很有可能會阻礙孩子的語言發育。 另外,很多時候小孩子間玩耍,也有玩得起勁瘋起來,把某個小朋友惹惱了,吵架了,打架了,繼而家長摻合過來,事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。孩子不會和小朋友相處,根本原因是家長們對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,用“三不原則”讓孩子學會與同伴相處。 培養孩子的進取心和要求孩子有進取心,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。前者關心自己應該做什么,怎樣做才能為孩子天性的奔流營建一條暢通河道而不形成阻攔,本質上他信任孩子。后者關心的是孩子做了些什么,考量孩子怎樣做是表明有上進心的,他的任務是督促和評價,本質上不信任孩子。兩者結果也相去甚遠。所以是培養,不是要求。 再比如:
幼兒情商教育 父母的哪些行為阻礙了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 父母最應反省的十大家教誤區 為什么要帶孩子旅游 請不要夸孩子漂亮孩子犯錯了,家長和老師不用批評,只要和孩子講八句話就可以了 遇個“馬虎”孩子怎么辦? 不允許孩子寫作業或考試有錯,會造成什么嚴重后果 父母是否愿意和自己的孩子相處,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主角、配角,還是客串,這在當下只是形式和數量上的差異,最終卻是一個孩子生命質量的差異。如果和孩子早期相處不足,彼此間的情感聯結就會比較稀疏,而這種聯結是有時間段的,錯過了就很難再建立新的聯結。 無論爺爺奶奶多疼愛孩子,孩子最依戀的,永遠是父母。這是自然選擇,天性所定。如果一位奶奶可以驕傲地宣稱:“我家這孫子,只是從他媽肚子里過了一下。現在跟我比跟他媽還親!”這正暗示著某種隱患。 從小培養孩子競爭意識的三大害處 始于童年的競爭很少有贏家 兒時不競爭,長大才勝出 教育的失敗幾乎全部起源于目標和行為的分裂:一邊贊美著創造力,一邊刻意培養謹小慎微的人(比如追求100分);一邊欣賞著寬容,一邊對孩子苛求挑剔(比如打個碗也要責怪或教育一頓);一邊呼吁著要尊重孩子,一邊執行棍棒或羞辱教育。優質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務,不過是力求兩者統一 。一個缺少嘗試、不犯錯誤的童年是恐怖的,它并非意味著這個孩子未來活得更正確、更好。也許恰恰相反,由于沒有童年探索的鋪墊,他的認知基礎反而很薄,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力氣去辨識世界、適應生活;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、無趣和謹小慎微中,甚至是自暴自棄的墮落中。 ~~~~~~~~~等等,還有很多很多~~~~ 因為是電子書,都保存在手機上,有需要的寶媽們可以加微信minglidu_22,備注“最美的教育最簡單”,我發給你。 |